春天环境
中央空调

一个中央空调工程师的职业回顾

苦阿,就这点工资,月底最后几天穷得连面包都买不起。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刚出炉的大菠萝面包要4块8,我没钱,只能看着货架咽口水,那就等到第二天,3块6我还是买不起,到了第三天2块多了我才敢买,最穷的时候3天只花7块8。到了现在每次路过面包店的时候我都会多看几眼大菠萝,真的是有感情阿,公司里徐姐看我们可怜,不仅把家里的锅碗盆瓢拿出来支援我们,我们断顿的时候还不时的接济。我不知道她还记得我不,反正我是永远记得住的,在这里我真心祝福徐姐,好人一生平安。
大家不要笑我,这是真的。每天早出晚归,住在地板发霉的房间里,连自己都养不活。自己想想都觉得丢人。妈妈大包小包从家里跑来看我,是哭着回去的,她说我住的地方连提篮桥都不如。其实我家条件很好,只有我一个孩子。她怎么都不明白为什么供电局我死都不愿意去,以我的专业和家里的关系,那真的是小意思,甚至连头都说,我做中央空调纯粹是抢了中央空调专业毕业生的饭碗。以我的性格我当然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说,包括父母在内。我这个人思想向来比较独立,下决心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我很清楚,像电力这种性质的系统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太大,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后的前途和道路不是你个人能够决定的,铁路这十几年来的兴衰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这个道理和父母大人没法说得通,在他们生活的那个环境下也许是永远无法理解的。直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铁一般的事实才逼得他们不得不承认我当时的选择完全正确。所以当时我索性一句话都不说,既然沟通有问题那就懒得去费口舌解释,你爱咋地咋地,反正说了也是白说,还不如继续我行我素。对我来说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正因如此,我特别鄙视那些毕业不好好努力只会靠父母的啃老族,还有37路起点站那些只会让父母给他们排队占位还不以为耻的所谓的小白领们,有手有脚还什么都要依赖父母,不觉得丢人么?可惜这在上海已经是一种风气了,无语。)
现在想起来,我的第一份工作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不仅仅是施工经验现在画图时用得上,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我的顶头上司陆总也许当时给我的待遇不怎么好,但我还是要真心感谢他,毕竟是他把我领进了这扇门,至今他的教诲仍铭记在心:做人要有良心。
可能我是一个很卑微的人,生活给我的失败无处不在,从小到大让我一直活在自卑的阴影里。但是,我仍然有一颗骄傲的心,内心深处仍然渴望被承认,被他人尊敬。每次竣工验收设计院来人时,公司头和我们都是一脸媚笑去迎接,深深地刺伤了我的自尊心。设计院的家伙看上去并不比我大多少,大家都一样年轻,为什么他们能高高在上而我却要低头哈腰?他们能做到的事,我相信我也一样能做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确立了奋斗目标:一定要进设计院!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待遇,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争一口气!2004年2月因为待遇和环境问题我离开该安装公司,搬到杨浦区控江路。进入SD集团下属的ZP舒适家居系统有限公司作中央空调空调研发,月薪3300。这家公司规模不算小,空调只是其中一部分,每年集团总营业额据说有十几亿,但也有民营企业的一切通病:不重视研发,一切东西都是拿来主义。集团代理了好几个品牌,总部设在西康路,把里面装修得富丽堂皇,员工个个衣着得体,却把我们研发部赶到虹口的一间小破屋来,什么道理,最搞笑的是,大部分人白天好像都不怎么忙活,快下班的时候却开始了加班加点,我就觉得奇怪,缺这点加班费么?我当时就很不习惯,白天把事情干完了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无端占用休息时间呢?想不通。这里唯一的优点就是同事和上司都是北方人,以青岛人居多,比较容易打交道,下了班可以一块去喝酒,同事之间关系相处很融洽。这点比上海人多的公司要强很多,至少在我呆过的公司里还无人出其右。
研发部总监姓崔,据说以前是海尔的研发总监,不知道是真是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特严肃一人,也很敬业,面试就是他和另外一位主任工程师进行的。他做事情很有北方人的特点,雷厉风行,去现场解决问题也是亲历亲为,这点令人敬佩。当时我自我感觉做事情还是比较卖力的,不管是在同济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实验室里测试空调机组性能还是现场调试机器,我都没偷过懒,虽然出外勤工作也很辛苦,总好过在施工单位天天受气吧。
但是,我分明感觉得到,他并不喜欢我。
试用期满后总监把我炒了,理由是我看上去不像我说得这么用功、废话多,还有我水平不行。无语。他说我话多我承认,这是我性格里固有的缺点,无需隐瞒或者狡辨;基础水平不过关我也认了。但是单纯以这些个理由不要我,我真的没话好说。说实话,我对海尔感觉不好就那个时候开始的,重视广告和销售远胜过质量和技术,吹牛多干事少,浮夸和表面工作倒是一流。听他们说海尔三天能出一个新品种空调,想起来纯属扯蛋,换个PT阀换个过滤器也能算一个新型号,并以此为卖点到处吹牛;用着别人的压缩机还天天喊着自己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什么什么柔型调节螺杆机,自己居然也不脸红?还要做世界空调大王?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这样的企业没前途。
这是我第一次被炒,印象极其深刻。卷起包裹滚蛋的时候我刚交完房租,身上只有600块钱,大家想想600快钱在上海能干什么???更加恶心的是,试用期最后一个月工资必须隔2个月才能发给我,说是要核算,让我怎么活???事实上两个月后我去领工资的时候只发了1700,至于总监大人承诺过的多发一个月工资补助生活更是子虚乌有。
我的心情一片灰暗,曾经的无力感又一次袭来,难道我真的在上海没法立足下去吗?真的要弹尽粮绝灰溜溜滚回家吗?我难以想象父母的表情,真的不敢想。
就在这时,一位同校毕业的崇明女孩通过网络走进了我的生活,那时她是我网友也是校友,我们一见钟情很快生活在一起。我们两个人的专业一个发电一个供电,相得益彰,又是一个学校毕业,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我们肩并肩在一起,就像冬天里的两只小老鼠,互相取暖,互相依靠,熬过了这段最为艰难的岁月,现在她成为了我的妻子。这种窘迫的生活我们痛并快乐着,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她刚参加工作不久,工资也不高,但每次来看我的时候都会买我最爱吃的薯片和香蕉。当时我最大的理想是要是我一个月能赚一万块钱,我就每天买一包薯片,每天都去吃一顿肯德鸡,那个香阿,垂涎欲滴。直到现在每次我去五角场沃尔玛时,基本上都会买一包得克萨斯烧烤味的乐事薯片,倒不仅仅当零食吃,很大程度上是缅怀曾经的那段患难岁月。
还好,这次我的动作还算快,托面试经验丰富的福,半个月后,也就是2004年5月我应聘成功了香港大昌贸易行工程有限公司,开始做淮海路襄阳路的太平洋二期嘉华中心甲级写字楼项目。月薪3000,无三金无任何保险。
这次比较有意思,名义上是大昌,实际上是一个挂靠的小公司而已。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香港老板――伍先生,面试的时候他坐在那里不阴不阳的问了我几个比如你什么学校毕业的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然后就把我打发走了,这给我的感觉很不好。但是当时的形势已经不允许我再这样耗下去,所以当人事打来电话时我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公司的地址在94路襄阳路起点站那里,离嘉华的工地很近,伍先生给我的任务是平时就做汤臣那里的别墅项目,要是有事就去嘉华帮忙。反正说白了就是两头跑,一边忙大昌的,一边忙他自己的。
总的来说上班的日子还是比较平淡的,早上7点出门,在隆昌路挤145去人民广场,再坐地铁到陕西南路百盛出来,晚上6点下班原路返回,一个礼拜干5天半。当然,说是说5天半,实际上跟6天也没啥分别。在嘉华工地上我第一次接触到大型楼宇的中央空调系统,还听说了很多新名词,比如全空气系统,内外区分区等等,这个项目是柏诚和王董国际做的,一点一滴无不渗透着香港人的思维理念,真的让我大开眼界。那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要是我也能独立做一栋这样的大楼,那该有多好阿!与此同时,我和我老婆的同居生活很快引起了父母的高度重视,他们很难想象我从小接受传统教育长大居然也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来。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我23岁才同居还算早么?那些十八九岁就敢生活在一起的大一少男少女们岂不是更加离经叛道?他们两个很快赶到上海来,美其名曰来看我,实际上来看谁还不知道呢。还好我老婆在家政和厨艺上表现不坏,总算是让他们安下心来。事实上在吃苦耐劳方面全上海市区的小姑娘都没法跟崇明的比,这点想不服都不行。父母这时候也总算是知道我铁了心要留下来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在上海买房子准备定居。
我是个很要强的人,直到现在我始终认为我亏欠父母最大的地方就是房子,但是当时我确实毫无办法,以我的工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2004年9月,我们以全额付清的方式在杨浦区佳木斯路购得一套两室一厅的小户型,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家,正式结束了我在上海的漂泊生涯。
当然,买了房子以后并不意味着其他什么事都没有,首先最起码装修和清理就是需要时间的。我买的房子是全装的,偷偷懒就不用搞了,但是家具电器什么的都要买,得花大把的时间,,这和工作就有冲突了。我试探着向伍先生说明了一下这个问题,但是他脸色好像很难看。当时嘉华确实到了最紧张的关头,我也知道人手不够,可是好歹你也得让我把房子稍微搞一下阿,毕竟上海最大的就是房子。
结果不出所料,伍先生没有同意我请假,他很不高兴。这时候我没辙了,考虑了一个礼拜后只能选择辞职走人。
我花了一个多礼拜把房子搞定,接下来的当务之急就是重新找一份工作。但这个时候我不是太着急,毕竟有了房子以后我最起码定心了,我有着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慢慢来,毕竟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这时,我第一次看到了曙光。

1 2 3 4 5 6 7 8
赞(1) 打赏
转载地址:https://cccair.cn:中央空调100 » 一个中央空调工程师的职业回顾
分享到:                  (0)

中央空调100 | 更专业 | 更精细 | 更实用

中央空调100 | 推广1中央空调100 | 推广2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